夏日雨后,溪水猛涨,河中鱼儿也多了起来。学会了游泳,三人不再怕水,商议着去捕鱼。他们知道捕鱼的方法就是在溪中垒上坝子,两头堵住,把水舀干,鱼儿自然到手。不过这不适合山里溪流,山中溪流清澈,极少泥沙,垒坝极难。
经过一番商讨,最好捕鱼法子就是钓鱼。接着三人分了工,尚兵力气大,去做鱼竿,他在山中砍了几跟长约丈许的木棍,去掉枝枝蔓蔓,当做鱼竿。张权要去做些鱼线,但见他选了青冈栎树,剥了树皮扔到河中浸泡,又去潮湿阴暗处挖了许多蚯蚓装入小瓶。蚯蚓挖完,张权摸摸了河中树皮,眼见的树皮软了,便搓成绳。不过这绳子却是只是绳子,距离鱼线那是差了太远。张权想到这绳子太粗,便无法绑定鱼钩,于是又去翻箱倒柜,得了些针线活用的细线,扯出三股搓成细线,用手扯了扯,觉得韧性还够,便算做成了。
李忆之任务颇难,是要去做鱼钩。但见他想了片刻,便到老和尚房中求祖师爷给他些细针。取得针后,放在炭火中略烤。片刻后,也不怕热,用手取出用力一弯,鱼钩便成了。如法炮制,做了三四个。
将一众物事拼借起来,粗绳一头绑住鱼竿,一头接上细线,套上鱼钩,眼见钓具做成,三人兴冲冲地出去钓鱼了。到得河边,河岸两侧杂草丛生,野趣盎然。三人选了地方,边将鱼钩穿上蚯蚓,扔进小溪。等了半晌,也不见鱼儿上钩。尚兵首先耐不住了,嚷嚷着回去,不再钓鱼,说这河中水流清澈,根本看不到鱼,那怎么能钓到鱼?张权要他闭上嘴,多想想师父下套子的事。尚兵不再说话,心里不服,口中仍是嘟嘟囔囔,直说两个不是一回事。
不多时,只见张权掩饰不住兴奋,喊道:“钓到了!钓到了!”尚兵急忙上前,只见张权将鱼竿拉起,鱼钩上果然有一条小鱼,只有成人手指长短,拇指粗细。接着李忆之那边也是钓到一条,相同大小。尚兵颇不以为然,说道:“也太小了,这东西吃都没法吃!”李忆之和张权也是面面相觑,尚兵说的也对,山上鱼本来就小,只能多弄些裹上面放在油中炸得酥软焦黄,倒是美味。眼下鱼倒是有了,但这数量也太少了点。三人也是干脆,把鱼向地上一摔,用鱼钩划开,挑了些细肉出来,放在口中咀嚼,倒也是别有风味。
其实三人没有钓鱼经验,也没有钓鱼常识。俗话说,要想钓鱼多,必须先打窝。不养鱼窝,自然调到的数量少。再则,山中溪流清澈,水流偏急,鱼儿难以停留,钓到大鱼小鱼都是困难。众小也只是闲时嬉戏玩闹,并未把收获放在心上。但李忆之倒是说了声,花了这么长时间,也没有抓到几条,以后要是再捕鱼,都是如此收获,这样也不好。于是三人决定干脆学新的方法,以后想抓鱼的时候就去抓。
于是三人去求祖师爷,祖师爷教了他们两个常用的法子。祖师爷阅历极其丰富,捕鱼打猎均不在话下。先是告诉他们捕鱼要到水流平缓处,不然鱼停不下来,当然也就不好捕了。又教了他们两个法子,一个是下钩。找些蛤蟆做诱饵,蛤蟆得要小,就是小青蛙,连阴雨天小蛤蟆到处都有。然后用根尺许长细绳拴上鱼钩,细绳另一头连在粗长绳上,小青蛙穿上鱼钩吊在水里,粗绳上可绑个七八个诱饵,放在河里,见到鱼上钩,扯那根粗绳就好。另一个是做鱼篓。用竹条编织鱼篓,长圆型,两头是入口,入口的竹条外疏内密,这是鱼儿的**宫,进去了出不来。
三人商议后,决定两个法子同时用。在庙里一阵翻腾,东扒西找,凑齐了渔具。诱饵还得去山里找,不过山里青蛙倒是极为少见,张权建议随便弄点什么蚯蚓之类的做诱饵,先去试试。三人一阵忙碌,备齐了一应事物,出发捕鱼。
捕鱼地点倒是没选择最近的小溪,而是沿着小溪往下走了二十多分钟,眼见河流平缓了下来,河面变宽,偶有细小漩涡泛起,三人这才停下,准备动手。三人又是一阵忙碌,下了一个钩子,又挑了一个位置放下两个鱼篓。三人便开始嬉闹,等着鱼儿上钩。李忆之说换个地方,要是鱼儿觉得有人在旁,应该不会上钩,咱们不如往上走,在上面玩,还可以把鱼赶下来。张权称是。
三人向下走了片刻,待见到一处小溪分岔,水面颇宽,河边有大石散步,便停了下来。坐在石上,脚伸进河中戏水,不多时,尚兵惊呼道:“有很多鱼!”只见一条条的大小不一的鱼儿从三人脚边游走,伸手欲要抓取,但鱼儿尾巴一摆,却是游的无影无踪了。这时尚兵用力过猛,身体前倾,石头上遍布青苔,待到尚兵欲向后用力站直,却又是脚下一滑,跌入水中。
尚兵突然掉入水中,倒也不急,只是想着这溪流本就不深,踩到河底泥地便可上岸。但向下却发觉此处极深,憋了口气下潜,慌乱之中只是觉得好似无底洞,见不到底。这时更加慌乱,连连呛了两口水,顿时所教的游泳姿势一股脑全忘了。
张权和李忆之还在看笑话,但两人见尚兵如此,便知不对。李忆之抓过粗绳往身上一缠,说道:“抓住绳子!”便“扑通”一声跳入河中,向尚兵游了过去。张权在岸上抓住绳子,大喊道:“尚兵,要冷静!”
一片慌乱之中,尚兵也无法做到什么冷静,只是挣扎,不知喝了多少水。这时李忆之游了过来,一把抓住尚兵,大声喝道:“尚兵,醒来